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 >> 正文

《思想战线》特稿---学术链:客观存在的学术关系形态

2011-03-02 新闻中心 

学术链:客观存在的学术关系形态

●刘绍怀

学术链是学术生成过程中依其内在逻辑形成的链条关系形态。学术链的主要形态有纵向式、横向式、交叉式、综合式等。研究学术链有利于促进学术探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研究学术链宜选择历史法、观察法、统计法、分析法、推理法等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长期在高校工作,长期做学术研究、看学术研究成果和间接管理学术研究工作,我总在想一个问题,各种学术系统内部和不同学术系统之间有没有规律性联系,了解这些联系规律对学术发展、学术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有没有意义。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我发现,各种学术系统内部和许多不同学术系统之间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这种联系可以用“学术链”一词来加以定义和描述。

学术,作为专门的有系统的学问,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依据自身的逻辑在发展。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为探索学术领域的未知奉献了毕生精力,后来的学者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向着无限的未知挺进,持续不断地超越前人而获得新的发现。学术方面的每一个重大发现,既是探索者的非凡才智和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学术发展的内在必然。新的学术成就总是与旧的学术基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偶然的奇思妙想有时也会产生学术成果,但这种结果其实是建立在长期的学问积累的基础上的,是必然中的偶然。即使是学术上的假说和一些看似飞来之果的独门研究,也与原有相近的理论基础有关。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学术生长的内在连贯性,就是学术链。因此,我们可以把学术链定义为:学术生成过程中依其内在逻辑形成的链条关系形态。学术链凝聚着亿万学者的心血,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二、学术链的形态

学术链是在学者们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代学者都在竭力地把学术推向新的高度,但由于未知世界的无限性,学术探索和由此产生的学术链的延伸也具有无限性。

面对浩如烟海的学术成果、纵横交错的学术网络、日趋庞大的学术系统和没有尽头的学术探索,我们很难精确地描绘出学术链的存在状态。但是,我们可以从学术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脉络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中去探寻一下学术链形成的规律,因为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学术分类。

欧洲早期大学设置的是“三学四科”,三学即语法、修辞和逻辑,四科即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而现在欧美国家大学的专业设置则包含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商科、教育、管理、神学等学科门类的上百种专业,且专业设置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在我国,西周时期的学校设礼、乐、射、御、书、数;唐代各级学校设经学、书学、算学、律学、医学、卜筮、天文、历数、漏刻、兽医、校书等;民国时期的高校按文、理、法、教、农、工、商、医和艺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分设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几次颁布和修订专业目录,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1953年设本科专业215个,1963年设本科专业510个,1987年设本科专业671个,1993年设本科专业504个,1998年设本科专业249个,并将249个专业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在实际设置中,还有一些目录外专业。

从上述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学术发展呈现分化、重组、综合、交叉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学科内涵的发展变化方面显得更加突出。比如:今天的人文科学与古代的人文科学相比,内涵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涵盖内容已从传统文史哲拓展到民族学、宗教学、广告学、新闻传播、文化产业等方面。而现代数学则是在古代算术、几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学的内涵已大大拓展,同时数学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推动了其他学科乃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他学科如农学、医学、工学、物理学、化学等,与其传统的内涵相比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继承、创新、分化、重组、交叉、综合等特点非常突出,而且这些变化将会永无止境。正是这些变化把科学不断推向自己的前沿。由此,我们或许可以把学术链的基本形态划分为纵向式、横向式、交叉式、综合式4种。

纵向式,就是学术链走向呈直线内生型的水平提升。如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学科的发展。其中也有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发展的。

横向式,就是学术链不断向相邻学科呈水平式延伸,从而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和学术生长点。如理学、工学、农学等学科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的边际拓展。

交叉式,就是学术链的延伸出现了跨学科专业的交叉。如管理心理学、人类生态学、金融工程等。

综合式,就是学术链从若干方面向一个结点或一片区域汇聚。如现代医学就综合运用了基础医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学术成果。

也许学术链的形态和划分方法还有多种,这需要我们去深入探讨。由于学术发展是无限的,因而对学术链的研究也会是长期的、动态的、无限的。

三、研究学术链的意义

学术链是客观存在的学术关系形态,对学术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讲,对学术链进行研究有利于准确地反映人类学术活动的历史进程,科学地描述学术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状况,深入探索学术生长的规律,正确把握学术发展的趋势,建立以学术发展的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

从实践上看,对学术链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术探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

首先是有利于为学术研究和学术管理提供指导。根据学术链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人们可以结合实际选择不同路径顺势推进学术研究和加强学术管理,推进学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些路径如:

结点突破———学者和学术团队瞄准学术链的某个结点进行攻关并实现突破,获得新的学术成果。

区域协同———在某片由若干学术点线组成的学术区域进行协同攻关,获得综合性重大成果并对相关学科产生重大影响,促成部分学术链的重新组合与联接。

老树新花———在原有学科基础上进行延伸,推出更高层次的学术成果和催生新的学科、专业、方向。

新枝连理———通过新兴学科、专业、方向、成果的重新组合与联接,形成新的学术区域、系统或交叉学科。

学术管理部门,应根据学术链生成的规律和本单位选定的学术发展方向和路径,不断完善学术组织结构和学术管理方式,在鼓励学者自由探索的同时,努力消除学术壁垒,搭建学科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加强对跨学科研究的综合协调,整合区域力量,争取重大成果,促进新的学术环链的形成,在调整、延长和完善本单位学术链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术水平。

其次,研究学术链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而不同的学科是在学术链生成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研究学术链生成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弄清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依据其内在规律建设学科。比如,通过研究学术链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特点,能帮助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动态的观点认识学科发展的内涵变化和未来走向,防止用孤立的、静止的,甚至僵化的观点认识学科,增强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又比如,传统的学科划分使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形成了楚河汉界,一些应用学科得不到相关基础学科研究力量的支持,而一些基础性学科的研究只能在基础问题内循环,使一些跨前一步就能产生重大效益的研究中途而止,降低了学术成果的实际价值。研究和运用学术链,可以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联接与融合,通过科学地延长和调整学术链,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对应用学科的支撑作用,使应用学科的发展获得厚实的基础,使基础学科的发展获得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都能在探索未知和解决现实问题上有更大的作为。

第三,研究学术链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按照不同的学科专业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中心职能,而由学术发展引发的学科变化,总是在直接和深刻地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正确地把握学术发展和学科变化的规律,有利于科学地设置专业和确定教学内容,建立顺应学术学科发展变化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事实上,不仅专业知识的教育需要把握学术学科发展变化规律,即使是通识教育也要把握学术学科发展规律。在高校学生中实施通识教育已被各国高教界普遍认可,而且有的高校已作过深入的探索。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也纷纷撰文对通识教育进行探讨。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教界在通识教育方面仍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成熟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缺乏依据学术发展的内在联系构建融会贯通的人才知识结构的研究和实践,因而使现行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确定缺乏客观科学的标准,表现出太多的主观性、随意性和实用性。因此,研究学术链,有利于我们客观科学地把握通识教育的内涵,培养真正具有良好综合素养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合格人才。

第四,研究学术链有利于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的服务要求越来越多样和复杂,许多需求仅靠某方面的专门知识和人才已很难完成,需要若干不同学科的配合。这一特点使国外的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建立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服务机构。我国的部分高水平大学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研究学术链,有利于高校和学术机构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及早组织力量对一些复杂而重大的问题进行研究,增强学校主动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研究学术链的方法

方法是渡河之舟,科学而适宜的研究方法,是认识和利用学术链的有效途径。学术链研究,既是理论研究,又是应用研究,纵探千年学脉,横跨众多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等特点,因而其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研究方法都可以借鉴。就一般而言,宜选择以下方法。

一是历史法。学术链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必须到历史中去找寻其踪迹,认识其本质,获得新的启示。通过对学术链生成源头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理清学术链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学术链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是观察法。学术链的存在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和具体的。其现实的部分是可以观察到的。通过有计划地长期反复观察,可以了解学术链的存在状态、联结方式、变化特点和相互依存与影响等,直接、客观地认识学术链存在和变化的基本形态和规律。

三是统计法。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学术链进行研究,用数字说明问题,从概率推断和验证结论,并建立相应的图表和模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研究工作,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信度,增强研究工作的科学性。

四是分析法。对观察到的现象、统计的结果和多渠道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抽象归纳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理性认识和精确把握,增强学术研究的内在说服力,为学术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五是推理法。运用已知的规律和科学思维方法对学术链的整体或部分的未知及未来进行推理,判断发展趋势,研究干预可能,形成前瞻性预测与建议,为学术探索和管理提供方向性指导。

(作者系我校党委书记、教授,本文原载《思想战线》2011年第1期)

上一条:我校教师参加中共党史学会第... 下一条:曾毅院士到我校禁毒防艾研究...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4 开云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开云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联系邮箱:ynunews@ynu.edu.cn